荷葉田田是夏秋時節的一道亮麗風景,荷葉的清香讓人陶醉。一直以來,人們注重荷葉的欣賞價值,卻忽略了它的經濟價值。江南鎮石嶺村立足大面積荷葉資源優勢,興辦荷葉加工產業,使昔日廢棄在田間的荷葉,搖身變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“黃金葉”。
9月5日上午,在石嶺村湘蓮荷葉加工廠,一臺臺機器在運轉,工人們在忙著切片、整理、打包。今年5月,在瀏陽創業的孫君回到家鄉,與村集體合作,投資100多萬元,將本村閑置的石嶺學校改建成了荷葉加工廠,購置烘干設備,生產干荷葉和荷葉茶。今年7月初,正式大批量收購、加工荷葉。
工廠老板孫君:我們荷葉收過來以后,首先進行切片,切片以后選片上架烘烤,烘烤以后進行打包,我們有兩個產品,一個荷葉片一個荷葉茶,我們產品主要銷往廣東那邊,預計今年效益能達200多萬。
石嶺村老百姓祖祖輩輩都有種植湘蓮的習慣,石嶺村湘蓮面積達1200畝,孫君說,此次回鄉投資興業,是想利用老家充足的荷葉和勞動力資源,還可以帶領鄉親一起致富,目前廠里解決附近村民就業30多人,均為年齡較大的剩余勞動力。
江南鎮石嶺村村民袁奶奶:今年70多歲了,沒想到還能在家門前做事,一天能有100多元,一個月有兩三千元收入。
除了收購本村老百姓的荷葉外,周邊村農戶的荷葉也陸陸續續送往石嶺村,拓寬了周邊農戶增收的渠道,以前漚爛在田間的荷葉現在也成為農民增收的“香餑餑”。一大早,家住附近的黃先生就和愛人載著一車新鮮采摘的荷葉來到工廠,600多斤的荷葉送到這里能增收400多元,夫妻倆也是樂開了花 。
村民黃先生:以前荷葉都是沒人摘沒人要的,現在能夠用來增加收入,很不錯。
石嶺村確定將湘蓮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業,并計劃打造千畝荷花基地,努力發展第三產業,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,為鄉村振興貢獻產業基礎。
江南鎮石嶺村黨總支部書記袁剛:鄉村振興,產業先行,為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盤活閑置資產,結合一村一品的思路,我們引進鄉賢,建立了湘蓮荷葉加工廠,既拓寬了老百姓增收渠道,又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,下一步,我們將組建電商團隊,將產品打包建立自我品牌進行線上線下銷售,同時,將繼續努力打造荷花產業,發展采摘、垂釣、休閑于一體,真正實現三產融合發展,助力鄉村全面振興。